近日,乘联会公布了备受期待的1月份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据悉,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
出现较大幅度的销量下滑,其实在意料之中。由于2023年1月份比较特殊,元旦假期后没几天,就进入了春节假期,使得真正的销售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
以我们今天要说到的SUV销量排行榜前15名,也就是下方表格为例,除了比亚迪宋/元PLUS、宝马X5、长安CS35等车型外,基本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尤其是曾经的SUV销冠哈弗H6,都出现了50%的销量下滑。
不过,这份榜单还反映出来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合资SUV大势已去,正在被崛起的中国品牌以及新能源汽车取代。
直观来看,这份TOP15榜单中,除了外资独资的特斯拉Model Y之外,合资车只有奔驰GLC、宝马X5/X3、大众途观这四款车入席。由于奔驰GLC、宝马X5/X3的豪华车身份,倘若单论大众价位合资SUV的话,目前仅存途观这一个独苗,而途观的1月份销量也只有8898台,出现了45.2%的下滑。
也就是说,以前还出现在SUV销量排行榜前15位的本田CR-V/皓影、丰田RAV4/威兰达、日产逍客、大众探岳等等,这次都没有它们的身影。而放眼望去,除了那几款豪华SUV外,剩下的清一色都是咱们中国品牌车型。
比如说比亚迪宋/元PLUS/唐、长安CS75/CS55/CS35、哈弗H6、吉利博越L/缤越/星越L,这当中既有传统的燃油车,又有油电混,更有纯电、插电混这样的新能源汽车,覆盖的价格区间从10万元到35万元。虽然更高价位的国产车还没有做到颠覆合资车,但不得不承认,一线的国产车已经把合资车的市场抢走很多了。
就拿这款博越L来说吧,1月份的销量来到了13635台,继2022年12月份的13572台之后保持了热销的趋势,大有“王者归来”的架势。
就像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感慨的那样,或许时代真的是变了,合资燃油车成了过去时,科技感、智能化、电气化更强的国产车或新能源汽车,才是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类型。网络上热议的“传统合资燃油车越来越像诺基亚”,虽然引发了一些争议,但细细品味之下,多少还有那么一些道理。
的确,这样的趋势已经显现出来,并且随着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爆发,合资燃油车的日子将更加的难过。有业内人士预测,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突破850万台,渗透率将达36%。
与此同时,虽然“真金白银”补贴离场,但包括北京、上海、河南、天津、海南等超过十个省陆续出台相关促销费政策,以发放消费券或出台新能源消费补贴,力求进一步刺激新能源车市增长。
所以,往后的每个月SUV销量排行榜,我们在榜单上所看见的销量排行,将会是一次又一次的洗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见证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