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比拼,越来越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技术战”。
这不,昨天车市有两场干货十足,几乎全部都是黑科技的发布会。一场是比亚迪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正式发布,这是行业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让人大开眼界。另一场则是信息量庞大的2023东风汽车品牌春季发布会暨第七届科技创新周。
相较于比亚迪聚焦车身控制系统,东风汽车一口气发布了包括诸多新能源跃迁成果以及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和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
用不少业内人士的话说,这次东风变身“理工男”,好好的秀了一把科技肌肉,看来国家队的实力被大大低估了。
直观来看,在乘用车平台开发方面,目前东风已经打造了包括M TECH猛士豪华电动越野架构、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和DSMA多能源低碳节能模块化架构这三大电动化平台。
技术创新方面,东风坚持超级混动(PHREV)、纯电、氢能并进的技术路线,可见研发能力有多强。以公众熟知的东风马赫动力为例,无论是热效率达到45.18%的混动专用发动机,还是融合串并联和功率分流的四档智能混动变速箱(4HD),亦或是十合一扁线电驱动总成(iD3),都做到了行业第一。
在智能化技术方面,全新一代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由东风自主打造,为中国首个。据悉,该SOA实现了1个中央智慧大脑和4个区域控制器,能够做到全域融合和软硬件解耦。另外在难度系数颇高的IGBT半导体领域,东风与中国中车联合研发,在满足东风企业内部需求同时,已向行业头部企业规模化供货。
看完了东风在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多项第一,接下来咱们再来看一下诸如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架构、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东风氢舟”氢动力技术品牌的价值和魅力。
由于内容实在是多,并且诸多都是技术型的术语,所以在这里咱们挑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来重点说一说,毕竟当下新能源汽车成为最大的风口,而拥有技术作为“护城河”的品牌,才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所谓马赫E,可以从电驱、电池、补能三大产品平台来分析一番。需要指出的是,马赫电驱具有“极致融合、高效高速、动力澎湃、智能控制”四大亮点,其中无论是采用碳纤维包覆转子技术的电机,还是自主开发的SiC控制器,都是比较大的亮点,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东风能做到产业链自主控制,不被卡脖子。
同样,采用行业独创的CIS高效成组技术的马赫电池也有相当多的干货。以大家关心的整车CLTC续航里程为例,官方表示其能超过1200公里,这在当下的电池续航方面,基本上是绝对的头部阵营了。而在安全性层面,由于该电池采用了L300标准化硬壳电芯设计,能够实现媲美比亚迪刀片电池的行业最严苛20mm深度针刺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马赫E居然在换电领域也做到布局,也就是东风首创的T型旋转换电机构、柔性定位结构与长寿命液冷换电接口,据说换电仅需要90秒,并且能够实现10000次以上寿命。诚然,这样的数据相当诱惑,如果上述这些亮点技术全部能100%落地的话,对新能源行业的进步有明显的推进作用。
不要低估东风持续推进这些精尖技术的决心,因为其表示未来三年,将会投入500亿元,发展新能源事业,尤其是要实现车规级芯片全面产业化。与此同时,在未来产品规划方面,东风还将投放18款新能源产品,持续丰富产品阵容。
诚然,新能源战役进入到下半场,新能源竞争已经升级为“智能新能源”竞争,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功能正在进一步拉升产品竞争力。对于此,东风做了全面的布局和计划,至于后期能否在新能源赛道上取得话语权,我们不妨持续观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