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两家新能源车企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报告。
一家是现役新能源销量第一,火得一塌糊涂的比亚迪,另一家是曾连续七年保持国内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第一的北汽蓝谷(北汽新能源)。
曾经的新能源纯电老大哥碰到现在的新能源老大,这剧本也是蛮有意思的。不过,对比二者的数据,却让人有点唏嘘不已。
先来看比亚迪,一季度营收668.25亿元,同比增长63.02%,其中净利润为8.08亿元,同比增长240.59%。
再来看北汽蓝谷,一季度营收17.31亿元,同比增长108.42%。其中净利润亏损了9.57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8.54亿元亏损,今年不容乐观。
透过这两组数据,能够看到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新能源车市呈现冰火两重天势头,这种两极分化,或许比我们想象中要严重。
我们常说二八法则,即20%的人口掌握了80%的社会财富。放在车市当中,即为20%的汽车品牌拿走了80%的客户,尤其在发展了几十年的燃油车市场,表现得更为明显。
比如说自主品牌,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奇瑞、上汽乘用车、广汽传祺、一汽红旗这几家几乎把客户抢完了,剩下的自主品牌只能喝点肉汤;而合资品牌里,活得还算滋润的,有且只有大众、丰田、本田、日产、别克这几家了。
但是在几年前,无论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可都还是百家争鸣的情况。
这也充分说明,分化是各行各业行业必然经历的过程,主流客户向强势企业倾斜,这肯定包括汽车市场,当然,还有当下的新能源车市。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668.25亿元营收与8.08亿元利润的巨大反差,也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
可不嘛,营收了668.25亿元这么多钱,却只有8.08亿元是利润,尤其是和白酒行业中的茅台做个对比,难怪一些吃瓜群众会惊讶。
在贵州茅台披露的2022年一季度报告里,实现营业收入322.96亿元,其中净利润172.45亿元。
简单计算一下,比亚迪的营收是茅台的2倍,但是净利润却只有人家的4.7%,这么大的反差别说网友惊讶了,隔谁都会好奇。
其实,透过这些数字倒也反映出了咱们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那就是车企仍然在攻坚克难,解决消费者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时遇到的困难。比如说充电时间长、电池有起火的风险、续航里程依然不精准、智能辅助驾驶还不够完美等等,而想要解决这些痛点就得加大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而这样的资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等到这些痛点都被解决得差不多了,或者说整个新能源行业已经十分成熟的情况下,那时候或许车企的净利润会有个可观的数字。
比如说特斯拉Q1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十分惊人的33.18亿美元,通用汽车公司一季度的净利润为29.39亿美元,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一季度净利润为35.9亿欧元,丰田一季度净利润为631亿日元(约合5.9亿美元)......
或许就在几年后,咱们会骄傲地发现,来自中国的汽车企业取得了超过这些世界级汽车巨头的净利润。加油吧,持续奋斗和拼搏的中国汽车品牌。
转载请注明出处。